2025-09-27 13:59:10 世界杯冠军教练

到了10月20日,在苏联的强力支持下,外蒙古民众举行了公投,投票结果出人意料——无人反对,几乎全票通过独立。

1946年1月,国民政府根据这一公投结果,正式承认了外蒙古的独立,从此我国失去了这块面积超过18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。后来,中华人民共和国也继承了这一承认事实。

那么,外蒙古究竟是如何走向独立的?这一独立是否合法有效?新中国在外蒙古问题上做了哪些努力和应对呢?

对于外蒙古的丢失,蒋介石曾公开表态:“虽然承认外蒙古独立是中央政府一致通过的决定,但我个人愿意承担全部责任。”

蒋介石对外蒙古独立背后的考量,也颇具现实意义:虽然名义上外蒙古仍属于中国,但实际上早已被苏联牢牢控制,中央政府对这片土地的主权早已是名存实亡。

早在沙皇俄国时代,俄罗斯就对外蒙古虎视眈眈,试图将其纳入殖民地版图。

加之清政府的腐败无能,外蒙古百姓生活贫困,对满清统治极度不满,沙俄则借机煽动支持外蒙古独立运动。

1911年,正值中国辛亥革命爆发之际,外蒙古宣布独立,发布告民书称:“蒙古自古为独立国家,今宣布独立,自主管理内政。”

他们还将满汉官员驱逐出境,推选活佛博克多格根为皇帝,定都库伦。

民国政府刚成立时,尽管孙中山和袁世凯反对,外蒙古仍与沙俄签订《俄蒙条约》,断绝与中国的关系,获得高度自治权。

沙俄不仅帮助外蒙古建立军队,还阻止中国军队进入其境内,彻底削弱中国对外蒙古的控制。

当时北京政府无力应对,只能集中精力稳控内蒙古地区,既不承认外蒙古独立,也没有采取军事行动。

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俄国十月革命后,因国内动荡,苏联无法继续全力支持外蒙古,导致该地局势动荡不安,许多民众反对自治。

外蒙古迫于现实向北京政府请求回归,自治权被撤销,重新归入中国版图。

尽管此次独立失败,但独立意识在外蒙古内部扎根,进一步削弱了其与中国的联系,为苏俄后续掌控提供了便利。

1920年,趁中国军队被调往内地参与直皖战争之机,白俄军将领恩琴率部进驻外蒙古,企图建立反苏政权,恢复帝国统治。

当时北京政府无暇顾及,苏俄则以帮中国消灭恩琴为名迅速派兵,承诺消灭恩琴后撤军,实则长期驻军扶持蒙古人民革命党。

1921年7月,在苏联支持下,外蒙古再次宣布独立,并与苏俄签订协议,由苏军保障其自治权。

自此,外蒙古走上了全面苏化的道路。尽管苏联曾在《中苏解决悬案大纲》中承认中国对外蒙古的主权,但实际上从未放弃独立外蒙古的企图。

1936年,苏联单方面与外蒙古签订《苏蒙互助议定书》,类似军事同盟,长期掌控实权。

抗战全面爆发后,为争取苏联援助,中国不得不搁置外蒙古问题,最终逐步让步,承认外蒙古独立。

苏联为何极力推动外蒙古独立?斯大林曾明确告诉蒋经国,外蒙古虽资源有限、交通不便,但地处中苏之间,是西伯利亚铁路安全的关键缓冲地带。

如果敌军从外蒙古发动攻击,切断西伯利亚铁路,苏联将陷入灭顶之灾。

基于安全考虑,苏联必须让外蒙古独立,成为中苏之间一道军事缓冲。

二战后期,苏联将外蒙古独立作为对日参战的前提条件,并要求美国支持这一立场。

在雅尔塔会议上,斯大林询问罗斯福对外蒙古问题的态度,罗斯福当场表示支持“维持外蒙古现状”。

这一决定被写入《雅尔塔协定》。蒋介石得知后坚决反对,主张维护中国领土完整。

他在日记中写道,绝不会承认外蒙古独立,也不会签署屈辱的条约,与苏联协商时只同意外蒙古自治,但坚持中国的宗主权。

1945年,蒋介石派宋子文、蒋经国赴莫斯科谈判《中苏友好同盟条约》,试图争取苏联在外蒙古问题上的让步。

宋子文提出暂时搁置外蒙古问题,或允许苏联驻军,斯大林则强硬表示:“如果中国不同意外蒙古独立,苏联就不会出兵抗击日本。”

蒋介石得到消息后,让蒋经国与斯大林交涉,但斯大林态度坚决:“外蒙古独立不可更改,如果你们有能力赶走日本人,就不会提出要求,否则必须接受。”

面对现实,蒋介石最终妥协,同意外蒙古通过公投独立。

但他提出条件:苏联需承认国民党对东北主权,不干涉新疆,不支持共产党,只承认国民政府。

双方在此基础上签订条约,蒋介石仍抱有日后收回外蒙古的幻想,称这是革命生涯中最重要的一页。

1946年1月5日,国民政府正式公布外蒙古公投结果,承认其独立。

至此,外蒙古彻底脱离中国,成为中俄之间独立的蒙古人民共和国。

那么,这场公投是否合法?新中国为何未收回外蒙古?

1949年1月,苏联代表米高扬与毛泽东在西柏坡会谈,毛提出“内外蒙古应统一,外蒙古应回归中国”。

米高扬转告斯大林后,斯态度强硬:若中国坚持统一,只会导致内蒙古和外蒙古一同独立。

面对苏联压力,毛泽东只能妥协,表示以后不再提外蒙古问题。毕竟国民政府已承认其独立,新中国无论如何都难以收回。

新中国成立后,苏联率先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,蒙古人民共和国随即与中国建交。

1950年,《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》续签时,苏联坚持强调外蒙古独立,毛泽东只得听从,由周恩来主持谈判时表示:“既然苏联坚持,那就随他们吧。”

斯大林去世后,毛泽东和周恩来曾趁赫鲁晓夫访华时重提收回外蒙古,遭苏联断然拒绝。

不仅毛泽东,新中国成立初期蒋介石也曾控告苏联违反条约,援助中共,将苏联告至联合国,试图废除《中苏友好同盟条约》,不承认外蒙古独立。

联合国通过了国民党的“控苏案”,裁定苏联违反条约,条约无效,这从侧面反映外蒙古独立的合法性存疑。

蒋介石仍将外蒙古视为国民政府领土,日记中称“外蒙古独立取消,方可弥补七年遗憾,洗刷历史耻辱”。

1955年,外蒙古申请加入联合国,蒋介石利用手段阻止其入会。

但苏联与非洲国家达成协议,支持外蒙古和毛里塔尼亚同时加入联合国。蒋介石再反对,恐阻碍毛里塔尼亚入会,激怒非洲国家,令他们转而支持大陆代表取代国民党在联合国席位。

在这种复杂国际局势下,加上美国保证否决新中国入联,蒋介石最终妥协,不再反对外蒙古加入联合国。

蒙古共和国顺利成为联合国成员,事实上承认了其主权独立地位。

时至今日,中国再提收回外蒙古几无可能。

外蒙古从中国领土演变成独立国家,是所有中国人心中的痛。

蒋介石当年为换取苏联出兵抗日作出妥协,即便中国能靠自身力量抗战,战争必将拖长、牺牲增多。

新中国承认外蒙古独立并建交,也是无奈之举。

外蒙古独立的历史难以简单归咎于谁,过去不可回头。

这段历史警示我们:“弱国无外交”亘古不变,唯有国家强盛,方能捍卫主权和领土完整,抵御外来威胁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