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这本充满想象力与渲染力的杰出武侠作品《天龙八部》中,一名叫虚竹的和尚扮演着其中至关紧要的角色。
作为三大男主角之一,虚竹从原本的默默无闻的少林寺无名小沙弥,逐步成长为拥有众多头衔的重要人物。
他成为了逍遥派的传承者及现任掌门,天山童姥尊贵的徒弟及传人,壮丽宏伟的灵鹫宫的统治者,西夏国尊荣的驸马,同时也是萧峰和段誉这两位优秀的江湖英豪的重情重义的兄弟。
虚竹耗费数年,倾尽全力吸收钻研了无崖子、天山童姥及李秋水这三位顶尖高手深厚的内力,这使其自身所拥有的武学造诣更是无人能敌,威力绝伦。
除此之外,虚竹更是熟练掌握了逍遥派的诸多武术秘籍,如不可多得的天山折梅手、天山六阳掌、神秘莫测的生死符;
并且还熟稔少林派独步武林的罗汉拳、武艺精湛的韦陀掌;更加难能可贵的是,他同样精通丐帮最具代表性的降龙十八掌、独树一帜的打狗棒法等技艺。
尽管虚竹的脾性有些痴傻滞涩,相貌不尽人意且拙于言语表达,然而他却拥有无比的善良本性以及对待他人始终忠诚的品质。
然而虚竹本身并不是深谙武学造诣之人,相反,刚开始的时候,他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小和尚。
在小说后期的虚竹,与之前相比,可谓变化巨大,他到底经历了什么?
二、开挂人生
本来是无意间看破了一局棋,虚竹被大师无崖子看上收到麾下,成为无崖子的亲传弟子,几乎是什么都不用做,就得到了旁人修炼一辈子的功力。
此后,虚竹因为巧合救了天山童姥,童姥有意收他做弟子,但虚竹因为摒弃这一类杀人放火的勾当,一直不同意。
在这个时候,虚竹身上虽然有强大的内功,但他还不忘自己的初心,一直秉持着佛门的禁欲之戒。
可天山童姥偏偏不让他如意,逼着他破食戒,打赌失败之后虚竹吃了肉,间接杀生,那是他迈出佛门的第一步。
无意中结识的梦姑让虚竹体会到男女之情的乐趣,在天山童姥的助力下,虚竹和梦姑发生了关系。
那是虚竹这辈子第一次尝到男欢女爱的滋味,也许食髓知味,也许永生难忘,但他还不敢面对内心的贪念,只能不断在佛经的反复诵读中悔过,意图洗涮肮脏的内心。
然而,有些事一旦开弓,就不能回头。
此后到西夏国,虚竹和天山童姥等人一同被困在冰窖,在天山童姥和李秋水的打斗中,无意掺和其中。但在偶然之下被两人注入八九分的内力,得进深厚的内功。
百般巧合之下,虚竹似乎已经成为了天下少有的高手,汇集很多大佬的功力,得到了别人穷极一生也得不到的武功,成为同辈中的佼佼者。
然而,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愁怨,一个武功盖世的人,因为先辈的恩怨,因为所属门派的争斗,最终不得不破杀戒,将无上的功法用在该用的地方上,虚竹不得不背弃了佛门初心。
三、逐出佛门
一番游历下来,虚竹已经经历了太多他的身份不允许他经历的事,杀人放火,嗔痴贪怨,就连色戒他都没守住。
虚竹已经不配继续当一个平平无奇的小和尚了。
哪怕在江湖对决中,虚竹代表武林大败了仇家鸠摩智,他也难逃被逐出佛门的命运。
那个自由自在,只知道念佛门经文的小和尚,彻底失去了他本来的身份,从所谓的佛家正途中出走,成为快意江湖的一员。
因为陪着好友前去西夏国,虚竹见到了曾经与他有肌肤之亲的梦姑,原来这个让他破了色戒的女人,就是西夏国公主。
因为命运的偶然,两人再次相见,顺理成章结为夫妻。
那个空守着佛门清规戒律的虚竹彻底消失,虚竹成为西夏驸马,灵鹫宫宫主,以及三十六洞洞主、七十二岛岛主,他也成为叱咤一方的大侠。
尽管他还以出口成章的佛家禅语为习惯,但他的心正在一点点发生变化,不再是少林寺扫地僧一般的平平无奇。
他成为了脱离佛家束缚的虚竹,一个可以将嗔痴怒骂写在脸上的虚竹。
因为担负着西夏国驸马的身份,虚竹自然被这重身份束缚着,他必须为西夏国负责,以至于在西夏国相关的战争中,虚竹都要出一份力。
之后因为和兄弟段誉一起去辽营救萧峰,却没想到萧峰自毁以救国救民,昔日的三兄弟只剩下段誉和虚竹。
可武林高手在江湖中是高手,一旦落入庙堂,也很难一一人之躯抵挡千军万马。
就像郭靖一般,虽然是武林中人人传颂的高手、大侠,但在朝廷任职守卫一个关口时,也不得不向兵马粮草屈服。
毕竟武林打斗是两个人的事,不是你死就是我活,偶尔点到即止也是碰上了有分寸的对手。
但战争是关乎一方百姓的家国大事,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力量能左右的。纵使是高手,如吕布、郭靖等,也难逃乱军中战死的命运。
对虚竹而言,他面临的是同样的处境。
众所周知,《天龙八部》的时代背景是真实的北宋末年,因此,对于虚竹的结局而言,我们可以从史书《韩世忠传》看出一二。
上面记载,在崇宁四年,西夏骚乱,韩世忠在攻打西夏的时候,曾亲手杀死了西夏的驸马。这个西夏驸马十有八九就是虚竹了。
不过也有人存疑,认为虚竹的结局并非如此。
四、下落成谜
话说,当虚竹将梅兰竹菊交给段誉之后,相当于完成了往日的嘱托,而后便不知去处,也许是和李清露一同归隐,也许是横死他乡。
但是有一种说法是,虚竹是死在了一位高手手中,并以一种似乎能说的通的猜测作为解读。
因为宿命使然,虚竹一直都没有自己选择余地,始终是被动选择被动接受,内功是这样,各种门派的首领也是这样。
一个昔日写经颂禅的小和尚,成为灵鹫宫宫主掌管几十名女孩的命运,同时还担任三十六洞洞主、七十二岛岛主,门派中鱼龙混杂,虚竹能否保持初心不变还是未知数。
其实在他游历江湖的过程中,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为占满血腥气的人了。也许从他第一次杀人开始,就已经放弃了内心的至纯的善,更何况木秀于林封闭翠芝,若白沙在涅,不久与之俱黑。
后期在帮派人的影响下,虚竹的心性在潜移默化中也许会发生更大的变化。
但对于虚竹这样内力深厚的人,如果不散尽内功,将会长久的活着,若恶念丛生,则必为江湖的祸害。
而另外一个人物,段誉的存在,可能就是为了克制这种可能。
作为少有的能与之匹敌的对手,段誉宁愿放弃皇位做一个两手空空的和尚,也好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宁静,他的选择与虚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
假设虚竹真的变心,不再是正义和善良的代表,不难想象段誉会毫不犹豫地出手,宁肯与之同归于尽也不会放任昔日好友变面目全非。
当然,这种猜测是建立在一个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假设之上,两人在原书中虽然都没有交代最终的结局,但这种出世入世的变化却是顺应读者想法的,所有人都在往前走,走了很远,也不忘记为何出发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